导
语
语
随着以PD-1/PD-L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的问世,非小细胞肺癌的诊疗正式进入了免疫治疗时代。CA209-003研究的最新更新数据表明,PD-1抑制剂治疗既往重度治疗的NSCLC的5年总生存率高达16%,证实了PD-1抑制剂可以长期使NSCLC患者获益。那么,PD-L1表达水平在免疫治疗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呢?患者在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之前,应不应该接受PD-L1表达水平进行筛选呢?请做出您的选择,说出您的看法,投出宝贵一票吧!
应该检测
不该检测
无论是Pembrolizumab,Nivolumab还是atezolizumab的Keynote-010,Checkmate 026,OAK研究均表明PD-1/PD-L1抑制剂在NSCLC患者中的疗效均与PD-L1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并且,FDA也明确批准了单药Pembrolizumab在PD-L1表达水平≥50%NSCLC患者一线治疗中的适应证。只有通过PD-L1表达水平的筛选,才能有效预测PD-1/PD-L1抑制剂的疗效,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
PD-L1作为PD-1/PD-L1抑制剂的疗效预测因子尚存较大争议。Checkmate017研究明确表明,PD-L1表达水平与PD-1抑制剂在肺鳞癌中的疗效无关。而在二线治疗NSCLC时,NCCN指南推荐atezolizumab和nivolumab,PD-L1表达水平仅作为补充诊断,不必要检测。并且,Blueprint研究告诉我们,不同平台间检测PD-L1表达水平的一致性不佳,检测方法也尚存较大争议。另外,部分PD-L1阴性患者也可以从PD-1/PD-L1抑制剂治疗中获益。
33人 (73%)
12人 (27%)
6人评论
2人评论
2545493
应该
5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V
SCI发表支持微信电话13427563091
6年前
来自:微信
(0) 赞
达卡他韦测试
不表达观点也能评论?
6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刘啸峰
选出优势人群,保证疗效获益的最大化。无论从治疗还是经济学角度,都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7年前
来自:微信
(0) 赞
circly
PD-L1检测部分预测治疗疗效,但对于肺鳞癌的患者,似乎预测效益不高。
7年前
来自:医脉通
(1) 赞
rotor1825
这关系到PD-1/PD-L1临床应用中的一个大问题:关于优势人群的筛选。目前的推荐是筛查指标有以下几个:阳性指标:1、PD-L1水平(肿瘤比例评分:TPS);2、肿瘤突变复合(TMB);3、肿瘤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数量(TILs,主要是CT8+T淋巴细胞);4、dMMR或者MSI-H(对于胃肠肿瘤患者);阴性指标目前已知有EGFR基因突变等。无论哪个指标都不足以单独筛选出真正获益或者剔除不获益的所有人群,包括PD-L1。所以在进行一线治疗的临床研究时,鉴于对疗效的期待较高,非免疫治疗的其他一线疗法也有较好的疗效,免疫治疗如果想要胜出,必须尽可能缩小优势人群范围(要求PD-L1较高水平),checkmate026和keynote024两个对比的临床研究也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在没有更好的指标或者指标组合推荐之前,现在的共识是,在一线治疗中,要求检测PD-L1,且要求PD-L1应高于一定的水平才可以进行PD-1的治疗。而在二线治疗中,则没有一线治疗的要求那么高,较低的有效率(胜出多西他赛)的前提下,PD-L1的范围可以放得更宽,甚至PD-L1阴性的病人也有可能因为TMB、TILs等因素存在一定的有效率,所以作为一个整体仍能取得不错的有效率。加之,这样可以省去检测的费用和时间,能给更多的患者治疗的机会,也能带给只要公司的利益最大化,所以一举n得的情况下,二线目前是可以不用检测的。但不意味着不需要筛选优势人群,将来随着预测指标探索的深入,有可能会重新改写。
7年前
来自:医脉通
(2)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