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痛批一些医生滥用支架的问题。而全国政协委员霍勇则认为,中国急性心梗及时救治率仍然较低,不能仅看到个别患者被放置过多数量的支架,就认为支架在中国整体被过度使用。中国支架是否存在滥用?
钟南山
霍勇 
“广东某医院的一个心脏导管大夫为病人做冠状动脉造影,本来问题不大,但是最后给放了五个支架。”部分医生为了“创收”而给病人过度使用支架。
“支架滥用”这个说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不能仅看到个别患者被放置过多数量的支架就认为支架在中国整体被过度使用。” 不仅如此,中国的心脏介入手术,总体上数量严重不足。
130人 (31%)
287人 (69%)
87人评论
160人评论
1495160821_302

医疗技术滥用,过度医疗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在公立医院,各种违规创收方式广泛存在,老钟的话有道理,三级医院很普遍,大有丧失医德的犯罪分子存在。该是重拳争执的时候了。

5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士伟

滥用、过度医疗是不争的事实。霍勇说的数字与房间上涨2.5%,性质是一样的。

6年前 来自:微信 (0) 赞
崔俊友(羽扇纶巾)

绝对严重,滥用,

6年前 来自:微信 (0) 赞
谭军

现在心内医生言必称支架。好像除了支架。其他药物都没作用了。

6年前 来自:微信 (0) 赞
1495160821_302

钟院士,中国支架滥用的问题远非他国能比,但根基太深、太复杂,因此难以轻易撼动; 有人说这永远是个例,而你也没有办法用 RCT 来证明,但真实医保数据的真实世界研究可以说明问题的!

6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1495160821_302

支架滥用是无争的事实

6年前 来自:医脉通 (1) 赞
1495160821_302

老钟的话有道理,只要经济利益存在,过度医疗是肯定普遍存在的,我们三级医院很普遍,心照不宣而已。大有丧失医德的犯罪分子存在。

6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1495160821_302

绝对滥用,原因你懂的。

6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1495160821_302

第一 医疗卫生系统的职务犯罪与通常所称的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有所不同,有其自己的特点,其犯罪主体多为业务骨干,犯罪领域集中,犯罪持续时间长,同时犯罪手段隐蔽多样,共同案件也在不断增多。在医疗系统行政管理、提供医疗服务以及药品、药械的买卖等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职务犯罪现象。本文还从秩序、公正、人道等方面分析了职务犯罪预防的价值。第二职务犯罪产生的根源:医疗系统内部权力过分集中,权力滥用,暗箱操作,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在立法方面,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打击力度不够。医疗系统管理体制不完善,公立医疗机构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新形势,私立医疗机构存在恶性竞争,缺乏有效监督。同时还包括医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的原因。

6年前 来自:医脉通 (1) 赞
1495160821_302

第一 医疗卫生系统的职务犯罪与通常所称的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有所不同,有其自己的特点,其犯罪主体多为业务骨干,犯罪领域集中,犯罪持续时间长,同时犯罪手段隐蔽多样,共同案件也在不断增多。在医疗系统行政管理、提供医疗服务以及药品、药械的买卖等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职务犯罪现象。本文还从秩序、公正、人道等方面分析了职务犯罪预防的价值。第二职务犯罪产生的根源:医疗系统内部权力过分集中,权力滥用,暗箱操作,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在立法方面,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打击力度不够。医疗系统管理体制不完善,公立医疗机构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新形势,私立医疗机构存在恶性竞争,缺乏有效监督。同时还包括医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的原因。

7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1495160821_302

支持院士观点。

7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ldh438842818

354

8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ldh438842818

3.

8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xjp518100

眼下好多了,圈内的人都明白。没必要弄得面色苍白吧?

8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阳泽天下

这个问题不可深究

8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lysite

绝对滥用,原因你懂的。

8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Lozenges

很多医院都是利益屈指

8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xpld

至少存在创收因素

9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北冥青

人为的扩大适应症,监管的缺失造成支架乱用。相关统计显示的支架放置过多,是平均放置数量,与中国心脏介入手术的总体数量严重不足无直接关系,有偷换概念嫌疑。

10年前 来自:医脉通 (2) 赞
含笑

在北,上,广及开展CPI十年以上的三甲医院“支架乱用”现象可能好点,对于刚开展或开展时间不久的医院,为了“练手”或增加PCI例数或其他原因,“支架乱用”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

10年前 来自:医脉通 (3) 赞
qsord

专业的还是交给本专业

5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3052638

非本专业领域,没有发言权

5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随风而去360

这个需要拿出数据,不是信口雌黄

8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zzb0533

呼吸科的专家在心内科班门弄斧,智商绝对被秒成渣!

8年前 来自:医脉通 (2) 赞
cdq200

我相信专科医生的医德,个别案例不能证明什么,相信中国医生。

9年前 来自:医脉通 (1) 赞
薛建中200732210

医学专业是很强的。不同专业乱发表意见。有证据吗?

9年前 来自:医脉通 (1) 赞
muwei

目前国内患者病变普遍偏重,多数不接受CABG,而且好多医院不具备CABG条件,随着技术和器械的进步介入治疗远期效果会越来越好。其实目前很多病人应该做造影和介入治疗而不接受,从这个角度来看应该是不足的。不排除少数医生或医院存在指征把握不严的现象,但这肯定不是主流,相信绝大多数医生是有职业道德的,况且一般要向患者提供影像资料,绝大多数医生不会乱来。一个患者放多少支架和是否滥用无关,是由患者的病情、一般情况、意愿所决定的。

9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1439144

支架手术技术,已逐步取代冠脉搭桥,救治了很多病人,特别是急诊PCI.

10年前 来自:医脉通 (2) 赞
余佳

我们知道任何治疗方式都是有利有弊,关键看如何选择合适的病人;不能因为特例或个人就否定某一种治疗方式,特别是向钟南山院士这样带有舆论导向的人物,他的一句话可能会导致不少应该需要植入支架的病人而拒绝植入,随后进展为心衰甚至死亡(曾经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拒绝放支架,令医生十分痛心);我个人觉得,钟院士不应讨好民众而说不符合医疗客观规律的言论。如果他能应用他的影响力呼吁民众最好疾病的预防,呼吁政府将住院医师规培落实的实处,呼吁政府建立健全医师的各项保护,我想他将更令人尊敬。

10年前 来自:医脉通 (3) 赞
sky305040

可笑,多少人放不上,死掉了

10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周义

试问钟南山院士,请问你们如何看待呼吸科领域介入,甚至把好关了吗? 钟院士,作为呼吸科领域带斗,你是如何引领戒烟,如何认识烟草危害的?甚至对心脑血管疾病危害多大问题,你们关注了吗? 是否都忙着治疗病人,忙着新的进展去了?

10年前 来自:医脉通 (2) 赞
周义

严格把握适应症与禁忌症是关键

10年前 来自:医脉通 (2) 赞
周义

任何事情都有利弊,按支架以是有风险,甚至需要具备一定硬件及技术水准,只要合理,就应该得到支持

10年前 来自:医脉通 (1) 赞
谭琴

植入支架是有标准的,就我看到的现象不存在

10年前 来自:医脉通 (0) 赞
wsh1003

医学专业是很强的。不同专业乱发表意见。有证据吗?

10年前 来自:医脉通 (2) 赞
xiaofei98

因人而异,不能以偏概全

10年前 来自:医脉通 (2) 赞
AlexDong

哈哈哈

10年前 来自:微信 (0) 赞
muetong2012

有一个英文单词叫“clip",正能说明钟院士与霍教授之间的争论,即钟院士看到的(也许只是道听途说)只是”clip"过的情况,也就是个别情况,而霍教授反映的是中国心血管医疗的总体情况,就中国的整体情况来说,不是过度,是不足!

10年前 来自:医脉通 (2) 赞
博莱梅

钟院士举一个个例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不能代表广东,更不能代表中国。就算这个情况存在,为什么这样以及如何才能改变才是最重要的,就像不能因为存在个别院士靠官场关系当上就说我国选上的院士水平是可疑的。

10年前 来自:医脉通 (1) 赞
ampy

钟南山凭什么有权利干涉心内科治疗,自己应该为自己说的话负责,不了解事实,不要瞎说,更何况中国现在很多需要放支架的却死活不知,原因何在,就在于你们这些不懂装懂的人造谣,尤其是那些所谓院士专家的知识分子,各行如隔山,不明白具体状况前,不要误导大家... ...

10年前 来自:医脉通 (5) 赞
小调查
您最想了解哪种支架的学术信息
相关新闻链接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