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脉通首页
  • 软件中心
  • 频道导航
    • 资讯
    • 病例
    • 专题
    • 圈子
    • 指南
    • 期刊文献
    • 诊疗知识库
    • e信使
    • e讲堂
    • e调研
    • 会议
    • 医生工具
    • 互助区
  • 登录
  • 注册
Anesthesiology的医脉通
日志
  • 资料
  • 说说
  • 话题
  • 收藏
  • 指南
  • 知识库
  • 期刊文献

低温麻醉在大血管手术的应用

2012-02-17 阅读(727) 分享(0)

 

 

大血管手术涉及部位和范围差异很大,有的手术在常温和普通麻醉下即可完成,较复杂的如主动脉全弓及半弓移植术,五十年代也曾在体表低温下完成,但自从1958年国内开展低温麻醉后,许多复杂或从前不能开展的大血管手术,都能在低温麻醉下取得成功,因此低温麻醉对血管外科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大血管手术时应用的低温麻醉方法,综合有以下几种。

一、中度低温麻醉

此法用于单纯升主动脉病变,不涉及主动脉弓。低温麻醉时鼻咽温度维持在28℃左右,动脉灌注流量50~80ml/kg/min,由于低温,血红蛋白浓度可在6~8g/dl,红细胞比积维持18%~24%,pH用α稳态管理,手术中注意左心血液的引流以保护肺脏。动脉灌注管插管部位有升主动脉、股动脉、右锁骨下动脉等处,静脉引流管部位有右房二级管或股静脉。

二、深低温停循环

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胸腹主动脉等手术有时需在停循环下完成。用此法时麻醉医生有许多重要工作,首先麻醉后尽早头部降温,加深麻醉,用变温毯进行体表降温,使体温达32℃左右,静脉注射大剂量激素(甲泼尼龙15mg/kg)输液禁用葡萄糖,并控制血糖水平,为减少手术出血静脉注射抑肽酶,注意低温麻醉中ACT应维持在750″以上,低温麻醉继续将体温降至12℃左右,体温下降同时,血红蛋白浓度可相应降至5~6g/dl,停循环前为保护脑组织可从静脉或低温麻醉机内注射硫喷妥钠等药物。停循环时间45分钟以内,时间过长将增加脑的损伤,停循环时间愈短愈安全。复温过程中要非常注意低温麻醉中水温与身体温差应控制在10℃以内,以免发生气栓危险。复温时灌注流量及血红蛋白浓度相应提高预防缺氧。机器内加入甲泼尼龙15mg/kg及甘露醇(0.5g/kg)。在降温和复温过程加深麻醉和肌松,避免机体应激反应带来的损伤。术后机械呼吸PaCO2维持在30mmHg左右。术后继续脱水治疗,直到精神状态恢复正常。

三、深低温停循环合并脑灌注

早在1957年Debakey报告在主动脉弓手术时,同时对脑部的分支血管插管灌注,但操作复杂,以后被停循环方法所代替,但停循环后脑并发症的威胁,使脑灌注方法再次受到重视,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有脑正灌注及逆灌注两种途径。有人推荐正灌注流量500~1000ml/min,或10ml/kg/min,压力为40~60mmHg,逆灌注流量200~500ml/min,压力15~20mmHg。应当根据当时体温、血红蛋白浓度、灌注范围确定流量,并控制压力在安全范围。

四、 低温低流量麻醉

降主动脉或胸腹主动脉手术有时范围很广,涉及许多脏器的血管分支,如肋间动脉、腰动脉、腹腔动脉、肠系膜动脉、肾动脉等,所以手术时间长,出血多,适合采用低流量方法。为避免低灌注量造成的缺血缺氧,必需降低体温,减少脏器的氧耗量,因此本法关键是掌握与体温相匹配的血流量。以脑氧消耗为例,37℃时,脑氧消耗率为1.4ml/100g .min,最小泵流率为100ml/kg .min,30℃时降为0.65ml/100g .min,泵流率只需44ml/kg .min,如15℃,则降为0.11ml/100g .min,泵流率仅需8ml/kg .min。安全程度决定于低流量持续时间的长短。应严密监测血内乳酸含量、pH、混合静脉氧分压与氧饱和度,以判断灌注流量是否恰当和有无缺血缺氧发生。

五、 上、下身分别低温麻醉

本法应用于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手术,或合并有肾功能不全者。上、下身同时而分别低温麻醉灌注,以保证脑、上身、腹腔脏器以及下身的血液供应。体温可选择中度低温或深低温。灌注流量的分配,下半身占2/3,上半身占1/3。根据不同体温和流量,血红蛋白维持在5~10g/dl不等。监测上肢及下肢动脉血压,上、下身血液的血气,尤其静脉血氧饱和度以判断灌注流量是否合适。上、下身分别用两个人工泵灌注,以保证确切和足够的血流量。如果选用膜肺则限于泵前型。

六、左心转流

适用于胸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手术。本法保持病人心跳及良好的心脏排血功能,上半身血液由病人自身供应,下半身血液由低温麻醉人工泵供应,因是动脉血因此不需用人工肺装置,但为预防体温过低需安装变温器维持体温在32℃以上,也应安装动脉过滤器及回流室,以便及时回输手术出血。血液可通过左房、左室心尖、左下肺静脉或病变未累及的主动脉插管引流,引流血量以能维持满意桡动脉及足背动脉压为准,引流出的血经过人工泵灌注入下半身动脉,包括股动脉,髂外动脉或病变未累及的主动脉。一般流量可达2.0~2.2L/m2 .min。血红蛋白维持在10g/dl。

七、股-股转流

主要用于腹主动脉瘤手术。由股静脉插管送至右心房引流体静脉血液,经过人工肺氧合后灌注入动脉,动脉插管可选择股动脉,髂外动脉或主动脉。体温应维持在32℃以上。流量可达1.5L/m2 .min以上,血红蛋白浓度维持10g/dl左右。本法的关键是维持好病人心功能和血容量,不论是病人桡动脉压或下身动脉灌注压都应维持在满意水平。

所属分类: 麻醉技术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微信 更多
暂无评论
表情  医友
同时分享

Anesthesiology

粉丝:50

关注:3

日志分类

  • 全部日志(215)
  • 个人日志(17)
  • 妇产科麻醉相关(8)
  • 儿科麻醉相关(23)
  • 神经外科麻醉相关(7)
  •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6)
  • 椎管内麻醉(8)
  • 麻醉技术(30)
  • 疼痛治疗(23)
  • 心血管麻醉相关(8)
  • 内分泌科麻醉相关(10)
  • 血液病相关麻醉(2)
  • 麻醉基础(39)
  • 相关药物应用(12)
  • 休克病人麻醉相关(3)
  • 急症病人手术麻醉(5)
  • 门诊手术麻醉(1)
  • 麻醉机的使用(2)
  • 临床危象(4)
  • 老年患者手术麻醉(7)

热门日志推荐

  • ·白塞病发作与情绪有关?3 个 “情绪调节法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公司产品|
  • 网站帮助
北京医脉互通公司 版权所有 (京)-非经营性-2018-0300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6930 京ICP备13043379号-5 京ICP证130463号 © 2005-2025 medlive.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