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脉通首页
  • 软件中心
  • 频道导航
    • 资讯
    • 病例
    • 专题
    • 圈子
    • 指南
    • 期刊文献
    • 诊疗知识库
    • e信使
    • e讲堂
    • e调研
    • 会议
    • 医生工具
    • 互助区
  • 登录
  • 注册
Anesthesiology的医脉通
日志
  • 资料
  • 说说
  • 话题
  • 收藏
  • 指南
  • 知识库
  • 期刊文献

光棒的临床应用

2012-04-13 阅读(529) 分享(0)

 

九十年代末,光棒插管技术引进国内,但临床实际应用的单位较少,主要是对该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能否用于困难气道患者插管等等问题缺乏了解。我院1998年引进该技术,到目前为止,已安全应用5000余例。对光索插管技术进行了一些临床应用研究。

主要包括:

①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浆应激激素的影响;

②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最佳折弯方法的探讨;

③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病人中的应用;

④光棒气管插管的并发症;

⑤光棒气管插管

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办法的探讨等等。我们的体会是: 

1、光棒插管技术简便、快捷、有效,适用于各级医院麻醉科、急诊科、ICU、和120救护站使用。 

2、光棒插管比直接喉镜更容易掌握,使用传统的直接喉镜插管,需要使口咽腔的”三轴线”成为一条直线,在直视下完成,只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医生才能掌握。光棒插管时,其折弯形状与口咽腔结构曲线一致,不需要头颈部配合,只要在环甲膜处见到光斑,即可顺利将气管导管推入气管内。经过正规培训的麻醉医生只要看过1次光棒插管,就能独立操作。平均插管时间25s左右。插管成功率>98%。 

3、光棒插管可作为困难气道或插管困难病人的首选方法,当患者由于各种原因(牙齿缺损、张口困难、舌肥大、声门显露困难等),尤其是对于诱导后直接喉镜无法显露会厌及声门、颈部活动受限或禁止活动的时,使用光棒插管容易获得成功,因为光棒可以迅速地照顾到口咽—气管的角度,需要的间隙较小;另一个优点是,使用光棒时不考虑分泌的的障碍。也有人提出,困难气道应列为光棒插管的相对禁忌症。我们认为,关键取决于操作者对光棒插管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和自信心,光棒插管技术应在正常气道病例中多使用,取得经验后再用于困难气道插管会变得十分容易。 

4、光棒插管比较安全、并发症少,气管插管时,光棒位于导管内,并不直接接触口、咽腔粘膜,只要熟悉上呼吸道解剖,操作轻柔,不易引起并发症。自1957年Macewan首次报道使用光棒气管插管以来,尚未见与光索插管直接引起并发症的报道。我院观察比较光棒与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对循环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棒气管插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直接喉镜轻,应激反应也较小。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使用的Tubestat型光索,导芯为金属材料,反复折弯有发生断裂的可能,光棒前端的灯泡在每次使用前都要认真检查,防止在插管时断裂或松脱掉入气管内。 

5、光棒折弯长度和角度与成功率的相关,光索前端折弯太长易进入食道,操作调整不便,折弯过短很难抵达声门口,由于人的下颌骨形态变异较常见,因此,采用下颌骨颏角至舌骨的距离作为光索折弯标准并不合适所有患者。比较而言“门—甲垂线距离”计算方法更有突出优点。光棒折弯通常为70-90度,如果头垫高或后仰,角度要作相应调整。 

6、光棒插管不顺利的常见原因及解决办法: 

①光棒进入会厌谷,常见原因是:折弯长度不够、折弯角度太小、会厌形态异常(如宽大、下垂)等。应退出后重新检查确定折弯长度,或用舌钳将舌向上提起后再试插,应用直接喉镜协助,放置光棒(同时观察颈部光斑),能有效提高光棒插管的成功率; 

②光棒进入食道,主要原因:折弯部分太长、喉头位置过高、角度太大或插入过深。应退出后重新确定折弯长度,或将患者头向后仰,同时将光棒慢慢后退,使光棒滑入声门。 

③光斑位于颈部的两侧,常见原因:光棒方向不对、持光棒的部位较高,调整时光棒的前端并没有同时得到调整、光棒质量太差(软)。因比,插入前应记住光棒前端的方向,进入口内后尽量使光棒保持向前的位置,调整时左手在门齿水平持光棒协助(即双手持光棒); 

④光斑位置正确但气管导管推进困难或进入食道,常见原因:光棒的导芯太软(主要见于国产光棒)、光棒未对准声门、拔除光棒方法不当使导管退出声门、光棒与气管导管出现错位等。应退出检查后再重新试插,持光棒时要用拇指和食指固定好光棒/气管导管,避免出现错动。 

所属分类: 麻醉技术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微信 更多
暂无评论
表情  医友
同时分享

Anesthesiology

粉丝:50

关注:3

日志分类

  • 全部日志(215)
  • 个人日志(17)
  • 妇产科麻醉相关(8)
  • 儿科麻醉相关(23)
  • 神经外科麻醉相关(7)
  •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6)
  • 椎管内麻醉(8)
  • 麻醉技术(30)
  • 疼痛治疗(23)
  • 心血管麻醉相关(8)
  • 内分泌科麻醉相关(10)
  • 血液病相关麻醉(2)
  • 麻醉基础(39)
  • 相关药物应用(12)
  • 休克病人麻醉相关(3)
  • 急症病人手术麻醉(5)
  • 门诊手术麻醉(1)
  • 麻醉机的使用(2)
  • 临床危象(4)
  • 老年患者手术麻醉(7)

热门日志推荐

  • ·白塞病发作与情绪有关?3 个 “情绪调节法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公司产品|
  • 网站帮助
北京医脉互通公司 版权所有 (京)-非经营性-2018-0300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6930 京ICP备13043379号-5 京ICP证130463号 © 2005-2025 medlive.cn, all rights reserved